日本人吃不起大米时,中国人开始疯狂入手日本农地
你绝对想不到,当日本人被天价大米逼得节衣缩食时,一群中国人正扛着锄头在日本农村“圈地称王”!
01 日本餐桌危机背后,中国新地主悄然崛起
东京超市里,主妇们盯着每公斤突破千日元的越光大米摇头叹息,新闻头条轮番播报“蔬菜价格暴涨50%”的噩耗。
而同一时间,栃木县的田野上,55岁的中国前IT男范桑正指挥工人收割今夏第三茬空心菜——他的100多个塑料大棚里,香菜、蒜苗长势喜人,年销售额直奔5亿日元(约2300万人民币)。
更魔幻的是,这样的中国农场主在日本早已不是孤例。
02 荒田遍野,外国人成了“接盘侠”
日本农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沦为“鬼田”:
2023年,219名外国个人+20家外国公司一举拿下90公顷农地(相当于120个足球场),其中中国人冲在最前线。 在北海道,越南人圈地种芋头;在九州,尼泊尔人培植南亚香料;而范桑们的中国蔬菜大棚,正从栃木县蔓延至全日本。
03 从码农到地主:年赚5亿的华人农场密码
范桑的逆袭堪称“教科书级跨界”:
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国企,跳槽日本IMAGICA集团当高管,创业开IT公司——却在十年前突然卖掉公司,跑到栃木县当农民。
动机简单粗暴:“在日华人快100万了,连口正宗香菜都吃不上,这钱不该我赚吗? ”
他建起百米大棚种空心菜,自研App直供东京300家中餐馆,省掉中间商抽成;又开起“农家乐”餐厅,现摘蔬菜配羊肉火锅,麻将桌旁蹲着熊猫玩偶,周末华人自驾车队排到村口。
04 日本土地,中国智慧:降维打击农业传统
这些新农场主根本不走寻常路:
就连日本老农都傻眼:地里长出的香菜三天就能变现,而他们的大米还在等农协层层分销。
05 三道铁门拦路,中国人照样破局
别以为日本农地是“白菜价甩卖”:
第一关:签证陷阱
必须拿下“经营管理签证”,注册资本金500万日元(约24万人民币),提交详实农业计划书。
第二关:土地修罗场
农地委员会审核严过政审——范桑曾因没割田边杂草、忘清灌溉水沟,被邻居投诉到崩溃。
第三关:农村暗规则
“日语不到N3级,连农药说明书都看不懂! ”有中国农场主因语言不通,被供应商恶意抬价。
即便如此,中国老板们硬是啃下硬骨头:范桑白天学种地,晚上学敬语,给邻居送菜送火锅券,如今竟混进本地农业协会。
06 日本人的恐惧:农地正在“变色”?
田间地头的争夺,早已点燃网络论战:
“一个区半数农场归外国人,会不会变成‘中国自治区’? ”
“他们用App跨区交易,谁还管本地规则? ”
“看看那些非法民宿! 下一步就是农业灰色帝国! ”
这种焦虑被农水省数据不断放大:外国资本收购林地面积4年翻4.2倍,中国系资本占83%。有日本学者疾呼:“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土地,而是农业话语权! ”
07 荒地变金矿:谁在收割最后一波红利?
当前往日本务农的中国人还在和签证、日语死磕时,真正的赢家已打通全产业链:
卓信宝配资-国家正规炒股平台-配资公司官网-专业炒股配资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