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平台的权力博弈中,“造神”与“封神”已不再是流量偶然,而是算法与舆论机制的必然结果。本文将以抖音与微博为例,深度拆解平台如何塑造人物叙事、操控注意力分发,并探讨内容生态背后的权力结构与演化趋势。
从哈尔滨冰雪世界的“南方小土豆”,到鸡排哥、尧仔炒粉。
这两年,互联网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个“全民主角”。
他们原本只是摊主、小商贩、导游、服务员。
一段视频、一句台词、一场善意,就能让他们被推上神坛。
短视频让他们闪光,微博让他们定格。
我也被这些故事打动过。
图源:抖音
刷到鸡排哥递出炸鸡排时,我笑着点了赞。
看到尧仔深夜炒粉的画面,我也会感动分享
那种“普通人也能被看见”的瞬间,让人觉得世界还温暖。
可后来,奇迹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我开始分不清,哪一次是真的被看见,哪一次是被设计好的温情。
于是,我想写下这篇文章。
想弄明白:究竟谁在造神,谁在封神,谁又在反复制造我们的感动。
01流量的起点,抖音为什么不停造神
抖音从来不缺故事,它缺的是“新鲜的情绪”。
算法每天都在筛选,哪些内容能引发共鸣。
摊主递出鸡排,拒绝收钱,说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六块”,
看似偶然,其实都是被系统不断测试过的“情绪样本”。
在这套逻辑里,造神是一种稳定生产。
旧的情绪被用尽,就得找到新的“善意”和“草根”来续命。
还没等鸡排哥退场,另一个炒粉哥就登场。
这是抖音流量的三层规律。
图源:抖音
1)算法饥饿
算法追求的不是内容质量,是情绪波动。
只要有情绪、有争议、有泪点,它就能被推送。
那句玩笑,那份善意,都是信号。
2)情绪经济
短视频的黄金法则是:先让人感动,再引发转发。
善意、热闹、反转、亲情,这些都是流量的燃料。
“草根逆袭”的故事最容易被相信,也最容易被消费。
3)地方政府文旅支持
哈尔滨凭“宠客文化”破圈后,全国都开始模仿。
从天水麻辣烫到鸡排哥,包括理塘丁真,地方政府、MCN、平台
一起把“普通人”包装成“城市符号”。
造神,不再只是抖音的算法游戏。
它成了一场经济操作,一种情绪生意。
02流量的落点,微博为什么总在封神
微博的热搜机制,是一场社会仪式,抖音点燃情绪,微博给出结论。
它不负责让事件更热,只负责让它有个落脚点,成为一个情绪的符号。
抖音是舞台,微博是法庭,前者让人感动,后者决定能不能被赞美。
图源:微博
“哈尔滨奇迹”被叫做“东北文旅的复苏”
“鸡排哥”成了“烟火气的浪漫”
“尧仔炒粉”是“人间的温度”。
一造一封,一条视频的命运就结束了。
这些标签看起来温柔,其实在重新排列价值。
什么值得夸,什么可以复制,什么该被忘掉。
03神话工厂是抖音与微博的合谋
抖音和微博的关系,更像一条情绪流水线:
一个负责点燃,一个负责命名
最后再被复制进新的场景,这条链条看似制造温情
实际上在改写我们对现实的感知。
背后藏着三种隐形权力:谁控制“被看见”,就握有注意力主权;谁决定“被记住”,就行使意义合法化;谁制造“感动模板”,就推动情绪注意力通货膨胀
1)注意力主权:算法决定谁能被看见
“注意力主权”这是社交媒体算法逻辑的核心环节,指的是由算法来分配曝光量
从一串串代码重新界定社会中哪些人、哪些事件可以成为焦点。
最容易引起共鸣的符号,
它们分别是:“反差”“善意”“草根”“陪伴”“仪式感”
我在文章《谈爆款作品与意象的联系》也重点分析过
这些情绪模板一旦被验证有效,就会反复被平台轮转投放
因为对于平台来说人流量对大众注意力的辖制,哪个平台掌握了注意力,
哪个平台就掌握了金钱的流动。
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的走红正是命中“南北反差+宠客热情”是高效组合,于是平台放大这类内容的曝光,让整座城市成为主角。
那场雪过后,全国都在模仿哈尔滨,这就是算法选择的“可爱版本”。
所以谁能进入公共视野,并不是社会共识,是平台的算法决定。
2)意义合法化:舆论决定记忆的归处
“意义合法化”是抖音造神后的微博环节,公众通过无数的讨论,最终形成一种定义,比如鸡排哥就是“人间小温暖”,是幸福奋斗的劳动者版本。
到了这个环节,每个神会更具象化,不再是短视频形成的快消瞬间。
微博的话题、标签和报道让事件获得身份,也在无形中完成价值划分什么被赞美,什么被遗忘。
“鸡排哥”走红后,微博很快出现#鸡排哥的烟火气#、#城市的温度#。
这些看似自然的表达,我认为就是用公众舆论来立法,从而变成一种道德秩序,定义何为善意,何为值得感动。当观点相悖时,就会发生一种算法悲哀。
微博不再是平和的偏向报道,其中也有隐形的算法裹挟,情绪一旦被命名,就慢慢被社会化、被固定,成为公众情绪的版图。
3)情绪与注意力:已陷入模版化的通货膨胀
情绪成了新的货币,注意力是它的交易市场。
这套公式俨然成为当下内容生产最稳的逻辑。
当算法验证出“善意”“反差”“烟火气”能触发点赞
这些元素便被反复调用,一段视频能引发泪点,立刻会被复制成百上千个版本。
从“南方小土豆”到“鸡排哥”“尧仔炒粉”,叙事几乎一致:普通人、深夜、微笑、拒收钱
我们的情绪被算法调动,每一次感动都是注意力的迁移,长此以往,情绪会被标准化生产,真诚也被格式化成脚本,人们还在被触动,却越来越快地遗忘。
平台看似提供共鸣,实则在训练我们,如何以统一的方式去感动。
那么以后更朴实的操作,粗糙的剪辑手法,更容易占据算法的主流,算法回归识别磕巴的视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也算是抖音记录美好生活了
04结语
如今一打开抖音与微博,仿佛每个月热门城市都在轮换,热搜的主角不断更新。
造神、封神到后续的舆论定位已经成为一种僵化的热搜营销版式。
当热搜成了世界的窗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判断都被悄悄牵走。
其实那些情绪都不是你的,而是被训练出来的。
可别人的故事再多,也不等于你的生活。
别让你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别让社交热度消耗生活热情
保持冷静并不是冷漠,这个喧闹的时代,做一个清醒且冷静的人非常重要。
卓信宝配资-国家正规炒股平台-配资公司官网-专业炒股配资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