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前言
1975年,周恩来连夜给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瑞山打了一个电话,李瑞山从被窝里出来时还是懵的状态,大晚上的,周总理竟然让他调一个女纺织工的档案到中央,虽然心底有无数的好奇,但是,他还是照做。
没过多久,中央组织部就将审查的结果呈报给了毛泽东,经过毛泽东的批示同意,这位女纺织工被火速电召,并进京受命。
女纺织工进北京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这次将她叫过来的目的是什么,直到周恩来找她谈话,她才问出心中的疑团,“让我来北京有什么任务?”周恩来笑着说:“有大任务啊,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
这个女纺织工人是谁?最后她有没有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呢?
抽不出时间去领结婚证
吴桂贤出生没几年,全家就逃荒到陕西咸阳,父亲靠着打零工养活他们,母亲则带着孩子在火车站捡煤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吴桂贤小时候就懂得体谅父母,7岁那年,当她看到裹着小脚的母亲颤微微地挑着担子时,就主动上前帮忙挑担,之后,家里生活越来越难过,于是,吴桂贤又主动提出想要独立出去工作:“挣了钱寄回来给你们”。
1951年,13岁的吴桂贤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独自出门去寻找工作,不过13岁的年纪,如何能找到工作。所以,刚开始时,她就在蔡家坡远房姨妈家打杂。后来又给姨妈的侄子带孩子。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吴桂贤又在寻找新的赚钱方式。
就在这时,她发现了一条出路,古城咸阳兴建的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纺织厂陕西西北国棉一厂正在对外招工。13岁的吴桂贤就挤在比她大很多的大人堆里,踮起脚尖看着招工启事。
不过,即便是招工对年龄也有限制,年龄最小不能小于16岁,然而,吴桂贤只有13岁,虽然在报名时瞒报了3岁,不过,她娇小的个头根本就瞒不住地方。
但是,招工负责人看着如此真诚的小姑娘,也被她给打动了,便破例收下了她,吴桂贤穿上了白围兜,戴着白帽子,正式成为西北国棉一厂的第一批工人。
吴桂贤是一个有计划和主见的姑娘,她一直都在要求自己进步。于是,她进厂以后,就参加了夜校学习,在这里,她学会了写字,也奠定了自己的思想基础。1958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职工业余学校里完成初中学业。
就在入党转正的那天,吴桂贤的领导找她谈话,郑重其事的告诉她,她的表现非凡,所以,厂子里面决定将她调到赵梦桃的小组去,虽然对方比吴桂贤大3岁,但是,吴桂贤对她早有耳闻,并将其当作自己的偶像。因为那时的赵梦桃已经是全国劳动模范,还是党的八大代表。吴桂贤进入赵梦桃小组以后,和她相处的非常的融洽。
赵梦桃也倾囊相授,将纺织生产技术传授给吴桂贤,两人在互相切磋之中更加的惺惺相惜,这段日子,吴桂贤毕生难忘,不幸的是,赵梦桃突然患上了癌症。1963年6月23日,赵梦桃去世,噩耗传来以后,赵梦桃小组的姐妹们哭得难以自抑,吴桂贤将自己脸颊上面的滚烫泪水擦拭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之后,她对自己的要求更加的严格,任何事情都要起到带头作用。
工厂对工人的要求是提前15分钟到岗准备接班,但吴桂贤每次都是提前45分钟便开始准备。早晨天不亮,她就会起床刷牙洗脸,随后简单的将辫子往帽子里一盘,神色匆忙的就往车间跑。
红灯一亮,吴桂贤就利落的准时开工,下了班她也留在工厂里面不走,私下里偷偷练技术,不断的提升自己。与此同时她也明白团队的力量,所以,她也在这个过程中团结姐妹,正因此,他们小组年年都出色的完成生产任务,还被评为先进标兵。
为了不影响工作,吴桂贤从来都没有休过假。很快,吴桂贤就到了处对象的年纪,上世纪60年代,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相依相伴一生的丈夫,两人足足谈了6年的恋爱,一直到吴桂贤31岁时才结婚。
虽说是六年,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是王振涛给吴桂贤写了6年的信,他从部队回来看吴桂贤的时候,她总是如同陀螺一样忙个不停。
等吃饭的时间到了,吴桂贤自己都顾不上吃饭,更不用说招待自己男朋友了,开饭时间到了以后,吴桂贤就会给他一张饭票,让他自己去吃。有时候,王振涛会给她洗衣服,有时候会边看书边等她,等时间一到,他又会背起部队发的黄包包离开。
长此以往,吴桂贤也有些过意不去,不过,王振涛却说:“我反正是认定你了,铁杵磨成绣花针,我也要等你。”
两人结婚的时候,吴桂贤连领结婚证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只能让王振涛一个人去。吴桂贤写了一张纸条:“我同意和王振涛同志结婚——吴桂贤。”
他们这样的做法确实有点超前,当王振涛拿着条子到了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的人都被他们的这一操作吓了一跳,说:“这是结婚啊,本人怎么能不到场呢!”
无奈之下,王振涛只得找西北国棉一厂革委会到办事处说明情况,两人这才领到了结婚证。
1963年,吴桂贤被选为陕西省人大代表,但是,她并没有为此骄矜自满,反而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她的努力之下,她又成为全国纺织系统先进典型。次年,吴桂贤作为纺织工人的代表参加了国庆观礼,在这次观礼上,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这一刻,她激动得直流泪,不停地高喊‘毛主席万岁!’
即便是过去几十年,再回忆当时的情景,吴桂贤仍旧觉得历历在目。
吴桂贤的优秀表现,一直被领导人们看在眼里,于是,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后,吴桂贤开始进入领导层。之后,她更是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
那个时候的她还不知道,将有一个惊喜要砸落在她的身上,中央首长点将时,将她算在了里面。
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
1974年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江青提出一个问题:政治局女同志太少,应该增加,然后,她推荐了一个女同志,可是,不论从什么方面来讲,这个人都不合适。
江青
于是,周恩来针锋相对地表示,要从西北的工人劳模里面选拔人才。
1975年,周恩来连夜给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瑞山打了一个电话,李瑞山从被窝里出来时还是懵的状态,大晚上的,周总理竟然让他调一个女纺织工的档案到中央,虽然心底有无数的好奇,但是,他还是照做。
没过多久,中央组织部就将审查的结果呈报给了毛泽东,经过毛泽东的批示同意,这位女纺织工被火速电召,并进京受命。
女纺织工进北京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这次将她叫过来的目的是什么,直到周恩来找她谈话,她才问出心中的疑团,“让我来北京有什么任务?”周恩来笑着说:“有大任务啊,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
其实,提拔吴桂贤也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之前毛泽东就计划提拔一批工农基层干部到中央,努力将中央打造成为“工农商学兵集合”,政治局里面要有这5个方面代表人物,而吴桂贤正好符合“工农基层干部”的出身。
猛然听到周总理云淡风轻的说出这句话,吴桂贤被吓了一跳,她慌乱摆手:“不行,不行,我干不了!”
见吴桂贤推辞,周总理劝慰道,很多事情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干的,他这个总理也是在干中学会的,而且,任命还需要经过全国人大的选举人民。
经过选举之后,37岁的吴桂贤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
当上副总理,吴桂贤也没有因此有任何的改变,她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国棉一厂76元的工资。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产生任何的改变。
每次吴桂贤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宴会,都会按规定交餐费。之后,她更是将自己的时间划分成三等分,这样就不会耽误任何一边的工作。
1975年9月,经过毛泽东的批准,吴桂贤回到了西北国棉一厂参加劳动。当看到吴桂贤的那一刻,纺织厂的姐妹们都激动的不能自已:她们没想到,即便是当了副总理,她也没有任何的变化,还和工人一个样。
毛泽东
“文革”结束以后,中央解放了一大批老干部,就在这时,她又一次产生了想要回陕西的想法,1977年9月,吴桂贤给上面打了报告,请求回自己的老家继续工作。
吴桂贤的报告交上去以后,华国锋给她打了一通电话,在电话里,他说自己也是第一次接待元首,他要做准备,所以,吴桂贤先等一等,等他接待完以后再抽时间见她。
华国锋忙完以后,便和汪东兴一块接见了吴桂贤,吴桂贤开门见山道:“把我的副总理免了吧,我在报告上写了要回西北国棉一厂工作。”
华国锋笑着说:“副总理就不免了,等开五届人大再说吧。不要回西北国棉一厂了,你还是陕西省委副书记之一,回陕西省委工作吧。”
吴桂贤见此,也就没有再坚持,只想快点离开北京。
回到陕西当天夜晚,吴桂贤连休息都顾不上,就直奔西北国棉一厂,当知道她所在的小组的女同志们在上夜班时,吴桂贤顾不上自己坐了20多个小时车,又没有好好休息,便穿上工作服直奔车间,她说,自己是个工人,她的姐妹在上班,她也要上班,姐妹们让她休息,她也不肯,那一夜,吴桂贤一直工作到天亮。
那您调我们深圳去工作怎样
不少人以为,从副总理重新回到纺织工人的身份,已经是吴桂贤做过最大胆的决定,却不知道,她后半生的生活也很丰富多彩。
1988年4月,副市长朱悦宁带着深圳考察团远赴陕西考察,而考察团所在的正是鸿华公司。
在他们的设想之下:未来鸿华公司将会办成纺织、印染和服装一条龙的大企业。
如果要论纺织,内地的人才技术完全是符合要求的,他们在咸阳考察的时候,副总理忽然提出,想要到吴桂贤所在的西北国棉一厂去看看。
吴桂贤也在厂子里面和他们碰面了,还成为了车间参观的陪同和讲解员,参观结束以后,深圳来宾询问吴桂贤有没有去过深圳,吴桂贤回答自己年初还去过一回。
随后,来宾又询问了吴桂贤对深圳的印象,吴桂贤觉得深圳很好,客人又趁热打铁询问:“那您调到我们深圳去工作怎么样?”吴桂贤还以为他是在客套的开玩笑,结果对方是非常认真的。
剧照
因为他们那边正在酝酿纺织项目,急需像吴桂贤这样极富经验的纺织行家。吴桂贤只说会推荐一些本专业的大学生给他们,可是,深圳的客人的态度很坚决,他们诚心希望吴桂贤能够和他们去深圳,并邀请她到万年饭店详谈。
在饭桌上,他们聊得依旧是那个话题,希望吴桂贤能够到深圳去,吴桂贤也被他们的坚持所感动,不过,她再转念一想,自己已经步入老年期了,动一动就伤筋动骨,而且,自己对陕西有很深的情结,以后去了深圳到底能不能适应新环境,于是她一再请辞。
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被她的丈夫知道了,她的丈夫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虽然没有去过深圳,可是曾到西欧考察过一个月,所以,在他看来,西方的市场经济正在为我们借鉴,而深圳与沿海地区先走一步,肯定发展比内地快。
在丈夫的支持之下,两人在6月9日应邀到深圳做进一步的考察,也是这一次的考察让吴桂贤下定决心南下。最后,一直等到上头的批复下来以后,吴桂贤才前往深圳报到。
吴桂贤到深圳以后就当上了副总经理,交到她手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她是个急性子,在接到任务的第二天就飞返西安,一呆就是十天,从一印二印三印三个印染厂,一共招了108人,这些人都是吴桂贤精挑细选的人才。
鸿华印染厂就这么顺利开工,之后的生产效益也很不错,不过,上个世纪80年代末深圳城市人口数量有限制,想要进城市户口很困难,外贸集团几千人的大企业,一年也仅有三四个进城户口指标。
当时,吴桂贤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不进户口,难安人心。为此,她多次到有关部门去游说,最后,总算让员工安定下来。
员工安定,印染上了档次,出口合格率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坯布紧张问题,于是,吴桂贤前往新疆等地购置坯布。
吴桂贤
当大家听说来的人的名字时,也很惊讶,她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如今她给特区效力,他们应该大力支持,吴桂贤被感动的久久不能言语。她没有想到,即便过去这么多年,大家也会记得她的名字,更愿意向她伸出援手,帮她渡过眼前难关,她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
1998年,吴桂贤退休了,不过,她还是很关心人民,不仅从事扶贫事业,还带头成立了深圳市振兴陕西促进会,为陕西招商引资,搞宣传。
吴桂贤自己都说,他们这一代受传统教育、毛泽东思想灌输长大,他的心里只有党和国家。只要自己还有力气,就愿意再做点事。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不但给重修黄帝陵捐了25万元,还关注救灾扶贫和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真正做到了一心为人民。
闲暇之余,她也回到自己的家乡看一看,谈到家乡的变化,她感慨万千,看到家乡发展的这么好,她发自内心的高兴,希望家乡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吴桂贤
不论是陕西还是深圳人民,都将会铭记吴桂贤同志,感谢她为两地作出的贡献。
卓信宝配资-国家正规炒股平台-配资公司官网-专业炒股配资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